读《毛选》可以配合哪些辅助材料?
文/小庄
一,
一提到材料是不是容易邹眉头?每天上班都要处理一堆工作材料,头疼。
读《毛选》不是一个任务,而是一门乐趣啊。
所以不要太纠结于配套材料,《毛选》本身就有很多乐趣的内容在里面,只要尽可能的把它同生活结合起来,你就很容易发现里面的乐趣。
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:
里面简单的推荐了几套辅助书籍,大家有兴趣可以配套看一看。
这篇文章额外再推荐一套《毛泽东年谱》。
这套书相当于一本毛泽东字典,里面没有任何关于作者的主观论述,都是由历史材料汇集而成,记载了从毛泽东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做的事,时间非常详细。
但是如果不是对细节有更多深入的要求的话,可以不用买这套书。
另外,再推荐几本关于马列主义的简单哲学入门书籍,这是一个系列丛书,以最通俗的方式,来讲解一些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。
《唯物辩证法理论》
《什么是共产主义?》
《解读历史唯物主义》
这是一个系列丛书,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搜一搜,挑选自己喜欢的某个领域去买,我就简单推荐这三本就行了,这套书写得非常简单、通俗,真真是老少皆宜,不过也有缺点,因为写得太简单了,所以只适合对辩证法这方面还比较陌生的读者去看。
如果要深入学习唯物主义、辩证法的知识,还得去读马列原著。
二,
一般来讲,我不太推荐大家提前去买相关的配套书,因为很多书你买来了可能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看,很不划算,又浪费钱。
大家可以就从《毛泽东选集》这五本小册子读起,遇到具体的问题和疑惑了,然后再去找相关的可以帮助你解答疑惑的配套书。
慢慢的,你就发现你看得配套书越来越多了,也就用不着别人推荐了,让你的疑问带着你去找书,找答案,是比较经济实惠,又有效率的方法。
说道经济实惠,给大家推荐几部与毛主席生平相关的影视剧吧,拍得比较好看的。
按照生平年代顺序来。
第一部:《恰同学少年》
这部电视剧拍的比较早了,这两年翻起来重新看,还是有很多看点的,它讲的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求学时候的经历。这部电视剧拍的好的地方在于,你不仅可以看得他们身上的优点,也可以看到那群人身上的缺点,可以结合着了解一下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故事。
第二部:《秋收起义》
这部电视剧好像是湖南台拍的呀,我一开始对它没报什么希望,但是看了几集以后,发现拍的真的很好,就连着几天的时间全部看完了。
里面的细节,人物心理非常考究,从这部电视剧你也可以看到一个人走上革命的道路,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,而且在刚刚面临着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的时候,伟人也一样会有迷茫、怀疑和不安的情绪。
但是等他们确定要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以后,那种勇气,智慧又着实叫人钦佩。
第三部:《井冈山》
所有扮演毛泽东的演员中,我最喜欢这位——王霙。
有很多观众表示最喜欢古月老师扮演的毛泽东,网上投票也大多都是支持古月老师,但是可能是年代感的原因吧,我个人偏偏就最喜欢王霙老师扮演的毛泽东。
原因很简单,他给人的感觉,不像一个领袖,又极像一个领袖。
很矛盾吧,其实这恰好说明王霙老师既演出了伟人领袖气质的一面,同时又演出了伟人平易近人的一面。
而且他演的毛泽东,你不会感觉这个人遥不可及,你会觉得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人,也会有脾气,也会有烦恼,但是又十分容易亲近,且极具智慧和领袖气质。
这部井冈山也非常好看,拍得比较详细,算是一部介绍井冈山历史的很好的电视剧。
第四部:《红色摇篮》
这部也是王霙老师扮演的,是接着《井冈山》的故事,讲的中央苏区的斗争的历史。
推荐理由和上部《井冈山》一样。
第五部:《领袖》
这部电视剧也超级好看,当然也是我最喜欢的王霙老师扮演的毛泽东啦。
电视剧《领袖》讲了毛泽东在苏区遭到排斥和打击以后,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,在这个危机时刻,毛泽东带领大家一步步重新走回正轨,通过遵义会议解决军事路线问题,最后四渡赤水、摆脱敌人包围圈的故事。
第六部:《伟大的转折》
这部电视剧内容和上一部《领袖》相近,但是是从湘江战役之后开始讲起,侧重点在遵义会议前后的一系列会议,这些会议突出了当时长征刚刚开始,党内激烈而严重的思想冲突、认识冲突。
也比较真实的刻画了四渡赤水、强渡大渡河、飞夺泸定桥等历史传奇故事背后,伟人的思考,和当时面临的各种内部、外部的压力。
看完之后,你会有一种,主席当年太不容易了的感觉。
只要能让你有这样的感觉,那么这部电视剧就算比较成功了。
第七部:《长征》
这部电视剧,是一部很老的电视剧了,就是以长征前后的故事为基础,讲述了长征的那段历史。
但是这部电视剧的缺点在于,细节很不考究,拍得比较笼统,对人物心理,面临的真实环境刻画得太薄弱了。
第八部:《长征大会师》
这部电视剧也是以长征为背景,但是同上一部唐国强演的那部区别在于,唐国强演的,主要以中央红军的长征历史为主。
但是实际上的长征历史,除了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的长征之外,同时还有红二六军团、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的长征。
这部《长征大会师》,侧重点在于这几只部队在会师过程中发生的故事,尤其是以中央红军同张国焘的对立和矛盾为故事的主线,来讲述的长征过程中,几个方面军发生的内部和外部的政治、军事、思想斗争。
但是这部电视剧的缺点是,演员选得实在太容易让人出戏了。
第九部:《延安颂》
这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,发生的故事了,主要以抗日和延安整风等故事为背景。
故事拍得没有什么新意,也没有太多精彩的地方,但是作为一个承接,如果有 对延安那段历史感兴趣的,还是可以看一看的。
第十部:《解放》
顾名思义,这是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,同时与解放战争相关的电视剧还有一些,比如《解放大西南》、《三大战役》等等。
这部剧算是四平八稳吧,可能对那段历史不是很感兴趣的话,不太看得进去,因为这时的主席身上少了一些人间烟火气息,已经是一位纵横捭阖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质了,故事性反而不太强了。
第十一部:《换了人间》
近些年终于出了几部关于毛泽东建国以后的历史电视剧了,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》、《换了人间》、《外交风云》等等。
这几部都是比较不错的电视剧。
其中我比较喜欢这部《换了人间》。
也许因为某些原因,即使出了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题材电视剧,但是很多矛盾点,有故事性的内容,还是没有触及的。
不过这也算是很好的兆头了,至少开始引领大家去了解那段历史,这就为以后重新认识那段历史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。
三、
书我是不太建议大家买的,太费钱了。除非你在读《毛选》的过程中,刚好有这方面的需要。
由你自己去发掘相关的配套书目,效果往往比别人推荐要好。
不过对于《毛选》中的一些常用的观点,方法论,我倒是可以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,大家在读的时候,就对应着去看看,颇有益处。
第一:实事求是
即,一切从实际出发,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,本质规律等。
第二:以矛盾的眼光观察世界
学会抓主要矛盾,同时要兼顾次要矛盾,会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各个方面。著名的两点论、重点论便是来源于此。
第三:群众路线
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历史是群众创造的,群众才是最伟大的,调查研究,深入群众,民主集中制等都包含在了群众路线里了。
第四:统一战线
团结-批评-团结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社会各阶级的分析,团结多数以孤立敌人,不要四面出击,有理、有利、有节,以斗争求团结等属于统一战线思维。
第五:独立自主
自力更生、军队也是生产队、工作队,军队是一个大学校、把一切可能的困难都估计进去,做好最坏的打算,决不放弃人民的利益,凡事主要靠自己,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力上,不要迷信于教条,要学会独立思考等等,到属于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。
第六,阶级斗争
团结谁?依靠谁?服务谁?
谁是我们的朋友?谁是我们的敌人?
为人民服务,解放战争是人民的战争,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、资产阶级思想的落后性,文艺斗争,文艺为什么人服务。
历史唯物主义,就是首先承认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。
这些内容都属于阶级斗争范畴。
以上六条是可以和我们生活十分贴近的看问题的角度,以及一些方法论。
每一项又包含若干项方法和思考方式,以及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。
大家在读的时候,可以有一个对照,这些方法论、世界观体现在《毛选》的各个角落里。
这样读起来,会增添很多乐趣的。
《毛选》里当然还有很多关于政治、军事层面的内容,我相信大家只要把《毛选》同生活实际一旦结合起来,就会很快喜欢上他。
这篇文章就聊到这里啦。
历史文章: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八角楼上